欢迎光临 承德市红十字会!
承德红十字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本会新闻

让爱降落 为生命接力

来源:本站编辑 时间:2024-05-10 点击:

生与死,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在我们身边,却一直有人在为生命的延续默默奉献着、挽救着、坚守着。在58日世界红十字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市那些奉献大爱的人体器官捐献者和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以及为生命接力的见证者们。

他们走了 却依然“活着”

那是4年前的一个清晨,时年55岁的侯连军或许自己也没有想到,生命会结束得如此突然。

那天,侯连军像往常一样出门晨练,却在行至僧冠峰景区附近时突发疾病晕倒在地,景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当儿子侯文为赶到医院时,看到刚刚被推出急诊室的父亲已经处于脑死亡状态。6天后,尽管经过全力抢救,侯连军还是遗憾地被宣告了死亡。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侯连军成功地捐献了一对肾脏和角膜,医生将它们放到专用箱里,以最快的速度转运,移植给合适的受者。

“这是我父亲的遗愿,我替他完成。”侯文为默默读着父亲出事4年前写下的一封遗嘱,上面这样写着:“我觉得一个人生得要有价值,离后还要有价值,我之皮囊是我给这个社会最后的东西,一切有用的、别人可以利用的,一概无偿送给别人,最后无用之皮囊,送予医学院学生用于教学用……”

时年12岁的男孩小亮(化名)聪明懂事,是父母的心头肉,却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不幸离开了人世。在身为医务工作者的姑姑的开导下,小亮的父母忍着巨大悲痛做出了令人敬佩的决定——将小亮的器官捐献给徘徊在生死边缘的患者,给更多家庭带去生的希望。

从无法相信到艰难接受,再到意向捐献,期间经历的挣扎苦痛,那种难以想象的灼心之悲,除了当事人,别人永远无法体会。告别时,小亮的父亲万般不舍地含泪说道:“孩子,你是在做好事,在做贡献……”最终,小亮的心脏、肝脏、肾脏和角膜被成功移植给多名亟需救治的患者,这些器官将在新的身体里重新发芽,完成生命接力。

无情的病魔常常让人来不及告别。4个月前,向来健康的陈华(化名)突发脑梗,病情严重,这让她的丈夫和儿子一时无法接受。

“妈妈才53岁,她忙了一辈子,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生活……”看着躺在病床上的母亲,儿子董力(化名)心痛万分。虽然得知母亲的器官可以救人,但他和父亲仍是犹豫。

纵使千般不舍,如果还能继续以另一种方式把她留在世上,或许也是她的心愿吧。

“我们决定了,捐!”经过再三考虑,父子俩在《人体器官潜在捐献者登记表》上签了字,最终,陈华的肝脏、肾脏和角膜成功得以捐献。

奔走在生死之间的幕后英雄

半个月前,在医院的一间病房里,安静到只能听得见心脏监测仪器发出的声响。

孙海洋(化名)沉默了半晌,才低声说道,“我爸没救了,如果能救别人也是好事儿。”坐在一旁的老姜再一次感动得红了眼眶。

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最后同意捐献,再到家庭纠纷得以化解,孙海洋真诚地向忙前忙后的老姜深深鞠躬致谢。

作为市红十字会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9年间,老姜见证了数十场离别,也迎接了百余场重生。

或许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是一份陌生的职业。直白点说,就是动员患者亲属能够接受逝世后人体器官捐献的理念,在患者去世后把器官捐献给有需要的病人,让其获得新生然而,这份工作实际操作的困难并非短短几行字就能描述清楚。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人都对器官捐献无法接受,患者家属对协调员也往往抱有警惕、排斥的态度。“这是一份从最初开口就很艰难的工作无论结果如何,都要对患者家属秉持着善意和理解。”老姜说,在人们面对生死、情绪最为糟糕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关怀、帮助和理解,是真正与家属共情,而不是索取。

“每当发现潜在捐献者时,我们一定会尽全力去沟通,直到最后一刻,家属都有权同意或反对。”多年的经验让老姜深知,在每一例器官捐献成功之前,都有可能遇到种种障碍,有的是因为家人不同意,也有的临时改变主意,从而导致前功尽弃。

“有一次,一位先生在脑死亡后,经过耐心沟通,他的妻子已经同意捐献了,我们正在省三院准备进行器官获取手术。结果他的姐姐来了,家里人又反悔了,那次协调最后没有成功。”老姜遗憾地说。

但令老姜感到欣慰的是,伴随着思想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器官捐献的认知度也在逐渐提高。同意捐献的亲属越来越多了,主动成为志愿者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我们好像正在被更多地支持和理解。”对于未来,老姜很有信心,“多捐献一个器官就能多救一个人,我们这份工作像是在不同生命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器官捐献成为生命尽头最好的遇见。”

多年来,全市红十字工作者、志愿者、医护人员通力合作开展遗体器官捐献宣传动员、志愿登记、捐献见证缅怀纪念和人道关怀等工作不断推动我市遗体器官捐献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目前,市红十字会建立了近人的捐献协调员、信息员队伍,仅2023 年全市新增登记志愿者超过600人。截至目前,市红十字会共见证了77位志愿者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和人体组织,他们之中年龄最小的8岁,最大的85使110多位垂危患者重获新生使100余人重见光明

用热血为生命续航

普通人——这是35岁的杨喜龙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平凡的工作岗位、两点一线的生活,在朋友和同事中也没有太多存在感。然而就在半个月前,杨喜龙却默默地做了一件大事——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

“我这一辈子没干过什么有出息的事,总得留下点什么吧。这次能有机会去捐献去救人,也是我的一种幸运。”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躺在病床上的杨喜龙看着从自己身体中抽取出的279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他觉得特别踏实。

事后,这个腼腆的男子给陪同来采集的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李鹏远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特别善良,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自己能忍的都忍了。”

担任这项工作两年以来,李鹏远一共见证了4例成功捐献者。为了顺利完成采集,通常李鹏远都会陪同捐献者提前一周来到省里。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却需要格外细心,捐献者的身体状况、饮食情况以及心理状态都需要时刻留意。

“每次我会陪着捐献者住在采集医院旁边的宾馆,捐献者需要每天早上6点起床去医院打一针动员剂,保证身体机能为捐献做好准备。”李鹏远说,虽然自己的工作是给捐献者提供一些帮助,但自己却收获了很多感动。

 1996年出生的胡艳语是宽城一名汽车维修工。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他每半都会献一次血。2020年,在一次无偿献血时,胡艳语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两年后的一天,他接到了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他的血样和一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胡艳语没有丝毫犹豫,选择捐献。

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胡艳语的母亲一直很反对。就在采集的前几天,李鹏远正陪着他在省里为采集做准备时,几天联系不上儿子的母亲焦急地给他的工友打电话,这才知道儿子已经偷偷背着他到了石家庄。爱子心切的母亲马上又给李鹏远打来了电话,话语间满是担忧,一位在石家庄的亲属也匆匆赶来。李鹏远一遍遍耐心地解释着,终于打消了他们的顾虑,顺利完成了采集。

不久后,一名85后男子也瞒着家人打算捐献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成后,他始终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也不愿意公开自己的照片,只留下了一个编号,事后又匆匆赶回了工作岗位。

“配型成功率只有十万分之一,工作之外,我也想尽一份力。”2017年,李鹏远加入到中华骨髓库志愿者的队伍中,他希望自己也能成为捐献者的一员。

马燕玲也是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在她的见证下,51的李民作为我市年龄最大的捐献者,成功捐献了213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广州一名“80后”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隆化的小学教姜潮在妻子的支持与陪同下,为一名儿童白血病患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他也是无偿献血终身荣誉奖获得者和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成员;为挽救陌生人的生命,“90后”小伙儿任东伟同一年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这项行列中,用人间大爱为生命续航。

“其实最难的还是思想工作,需要社会更多的理解和普及。这件救命的事,我们付出再多都值。”马燕玲告诉记者,目前我市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一半以上都是医务人员希望今后能有更多人加入进来,这样就会有更多生命得以挽救。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16名热血英雄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生命的存在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瞬。我们轻轻走过,又能留下什么?可是,生命啊,又是如此伟大灿烂,那些平凡而可敬的人们,他们的善举如同繁星点点,这不仅仅是生命的痕迹,更是宇宙间最珍贵的宝藏。感谢你们曾经来过,感谢你们健康地活着,温暖着,照亮着……